数读电影产业 | 电影负增长的真相或许都在这里
第2487期文化产业评论
电影产业九年来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,与2018年相比,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遭到巨大“滑铁卢”,除了《流浪地球》《复仇者联盟4:终局》《疯狂的外星人》《飞驰人生》《大黄蜂》《惊奇队长》,基本上再无十亿票房成绩的电影。这对于正在经历拐点和转型的电影产业或许是一段冷静期,面对这样的情况,不管是内容、供给亦或者消费,都需要在“负增长”的客观事实前冷静思考。
作者 | 高彦
来源 | 文化产业评论
正文共3254字 | 预计阅读11分钟
这两天,围绕着电影产业九年来第一次负增长的讨论越来越火热。
鉴于此,文化产业评论(ID:whcypl)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(专资办)的每月公布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:
根据统计,2018年1月至5月,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约284亿人民币,全国影片排场共计4388万场,约计7.9亿人次。而2019年同时期,电影市场总票房约270亿人民币,同比下降5%;排场共计5096万场,同比上升16.1%;观看人次6.8亿,同比下降13.5%。
其中,除了2月与4月,其他三个月电影市场票房几乎都遭到了巨大的“滑铁卢”,以1月份的下降最为严重,1月总票房下滑竟超过32%,观看人次减少了5144万人。讽刺的是,票房和人次下降的背后却是电影档期排场的上升,尤其是在1月和2月,全国电影上映场次增长了397万场,全年场次增加了708万场。
依据权威部门给出的数据,文化产业评论今天特为大家具体分析分析,2019年上半年(1月至5月)的电影产业究竟怎么了。
内容!内容!内容!
在这五个月中,唯二令人欣慰的便是两个“双数月”。2019年2月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111.05亿元,环比上月增长229.67%,其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2.97%;总观影人次2.61亿,环比上月增长170.66%,其中国产影片观影人次占比为91.96%。
先来说2月份,我起初认为这种提振主要归功于春节档的季节拉动作用,但将春节档期间的数据和往年同期相比,却难说“提振”两字,根据春节档数据统计,2019年春节档共有8部新片同期上映,相较2017、2018年的5部和6部是近3年之最。自2019年2月4日(除夕)起至2月10日(初六)止,累计总票房为58.4亿元人民币,与之2018年春节档的57.7亿元相比基本持平,仅上涨1.2%。观影人次则从2018年1.4亿人次下降到1.3亿人次,同比下降接近10%。这是春节档近6年来的首次疲软。
△ 部分2019春节档电影
那么二月份的数据亮点最大的功臣便是内容的提振作用了——是的,《流浪地球》。从二月份的票房数据来看,《流浪地球》当月票房为44.4亿,在当月总票房中占据40.05%的份额,票房和观看人次几乎是第二名《疯狂的外星人》票房的两倍。同样的事情也出现在了4月,《复仇者联盟4:终局》的当月票房为26亿,是为当月第二名《反贪风暴》的7.8亿票房的三倍,共计5079万人次观看,是为《反贪风暴》2235万人次的两倍。
有人尖锐的说,上半年电影市场能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”的也只有《流浪地球》和《复仇者联盟》二者,诚然如此。我们将每月票房成绩前十五的电影做了一个汇总,与2018年同期进行了对比发现:2018年1月至5月,当月票房前十五名的当月总票房合计为273.4亿,占总票房96.1%,平均每部电影的票房为4.7亿;2019年的同期同类数据则是261.4亿,占总票房96.8%,平均票房为4.5亿。换言之,可以说2019年每部当月的主力军都少了2000万的票房。
从评分上,2018年的电影评分平均为7.3分,2019年的电影评分平均为7.5分,高评分电影(8分以上),2018年有11部,2019年有10部。但口碑和高票房的脱节相当严重,在“8分俱乐部”里,2018年的《头号玩家》《红海行动》《复仇者联盟3:无限战争》同时也加入了“十亿俱乐部”,但2019年能同时拿到高评分和高票房的也只剩下了《复仇者联盟4:终局》了。
总体来看,如果单纯从内容上看,2019年的电影作品都不尽人意,除了《流浪地球》《复仇者联盟4:终局》《疯狂的外星人》《飞驰人生》《大黄蜂》《惊奇队长》,基本上再无十亿票房成绩的电影。《阿丽塔:战斗天使》背靠卡梅隆之名,8亿的票房没能再现《泰坦尼克号》和《阿凡达》的奇迹;《新喜剧之王》作为周星驰的经典延续,但也没有展现《美人鱼》的票房惊喜;《大侦探皮卡丘》坐拥全球的文化IP“精灵宝可梦”,也没能打开中国观众的心和钱包,票房未过6亿;《驯龙高手3》《死侍2》《哥斯拉2》也没有成“系列电影”的票房延续。
在2019年,导演、IP、口碑、明星、档期都没能救得了票房的惨淡。
供给端的乏力
电影内容供给未达到市场预期是最表面的原因之一,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供给端的乏力,这种乏力最为集中到的是电影制作企业最近一年多的风波上。
2018年5月,崔永元引发的“阴阳合同”风波直接导致了社会层面对影视行业内明星片酬、影视税收问题的关注,中宣部等五部局发文表示共治影视行业“阴阳合同”“偷漏税”问题;6月,影视公司注册最为密集的霍尔果斯税收政策发生变化,所谓的“五免五减半”政策暂停;2019年1月,影视上市企业业绩披露显示,众多公司商誉减值严重。
行业“爆雷”后对供给端的影响几乎是肉眼可见的,影视公司市值缩水,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缺乏信心,项目投资的减少完全是一条逻辑的事情。2019年影视行业排名前十的公司与2018年同期相比大多开始下滑,万达电影从611亿跌至384亿;中国电影从287亿跌至267亿;光线传媒从306亿跌至222亿。甚至自去年至今,再没有一家影视企业IPO成功。
电影拍摄制作本身是投资需求大、投资回报周期较长,需要更多的资金,股权质押等手段本身就是拍摄电影所需要的融资方式,但股价的跳水、资本市场的冷淡直接导致了影视项目资金的缺乏。在2018年,电影行业的投资金额尚在537.77亿元,但今年截至到5月,投资金额仅为2.62亿元。
同时,电影行业的分账模式在行业融资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。即总票房先扣除5%的电影专项基金,再扣除3.3%的营业税。剩余的“净票房”,由电影院/院线提留57%,中影数字提留1至3%,剩余的40至42%由发行方和制作方分账。
另一个方面,产业供给渠道的缓增也是原因之一。截至2018年底,全国共拥有银幕数60079块,较2017年增加9303块,同比增速18.3%,增速比2017年放缓了5个百分点。从历年的数据来看,自从2016年开始,电影银幕增速便从30%持续走低。知乎一个高票回答认为:从2010年到2015年的票房数据看,电影票房的超高速增长,完全是由新增荧幕带来的,新增加的银幕带来的新观众,而从2010到2015年,“新的观众”完全没有增加。
更严重的是,不仅新的供给渠道没有展开,而且还在流失。在2018年10月,有媒体指出确认倒闭或停业整改的影院已接近300家,几乎是每天都有一家影院关闭,而没有票房入账的影院当时已经高达2100多家,占全国影院总数的五分之一。
供给渠道缓增,观看人数减少直接反映到了市场数据之上,在2019年第一季度里,上座率约12.1%,同比下滑4.7个百分点。那么,为什么大家不看电影了呢?
观众去哪儿?
看票房我们还能挑出2月和4月的正增长,但如果看观众人次,2019年这五个月全线飘红。其中1月份的数据最为夸张,同比下降34.7%,少了五千万人。除了没有能让观众“感兴趣”的内容外,票价应该是横在家门和电影院的一大阻碍。
在复盘春节档电影市场时,很多人都认为春节档失利的原因有二,除了盗版泛滥之外,更重要的原因票价高昂。各大院线选择涨价,大部分地区涨幅在20%-30%左右,个别地方涨幅翻倍。4月《复仇者联盟4:终局之战》预售的票价更是夸张,有的地区IMAX的票价从开始发售的100元到150元,一路飙升到近300元。在播放过程中,其票价同时不菲,部分地区达到了50至60元的价格。
这和前四年的电影市场29.9元、19.9元的票价相比可谓天壤之别,去年10月起票补取消起到了关键。2014年起,以美团、大众点评等O2O团购平台为抢占电影这一垂直领域市场,纷纷推出了票补低价策略作为宣发手段。去年10月份,国家电影局规定发行方、制片方、院线方不得进行网络售票平台补贴投放。票补的取消将影响消费者的观影消费欲望。
尤其是对价格更为敏感的二三线城市,这种影响反映的更为明显。从城市等级来看,一线城市下滑幅度最小,2019年1-5月分账票房(不含服务费)近下滑0.65%。二、三、四线城市同期票房降幅分别为4.52%,5.07%和7.55%。
正如华谊兄弟副董事长、CEO王中磊在上海电影节上针对票价的发言:“春节档经过多年时间的积累发展成为了最重要的一个档期,观众在这一时间段有集体性观影的刚需,在这样的档期抬升票价会伤害消费者的心理。”
另外,类似于短视频、游戏等多种娱乐方式对消费者娱乐生活的占据,不得不说也是原因之一,尤其是在票价上涨、电影产品质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下,消费者走进电影院的理由越来越少了。
结语
乐观的来说,电影制作普遍需要2到3年时间,这就形成了电影产业的“大小年”周期之说,正在经历拐点和转型的电影产业本身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期,不管是内容、供给亦或者消费,都需要在“负增长”的客观事实前冷静思考。
//主题阅读//
//推荐阅读//
点击“阅读全文”,加入文化产业评论